耳朵不是越干净越好,小掏怡情,大掏伤身

      有一种舒服,叫做掏耳朵。 那触电般的酥麻感,用时下流行的网络语来说就是: 好嗨哟,感觉人生已经到达了高潮。 尤其是从中掏出一大坨,会有满满的成就感。 啊~~~ 很多人因此沉迷于掏耳朵不能自拔,觉得掏得越干净越好,隔三岔五给耳朵“搞卫生”。 其实,真没必要。

耳朵不是越干净越好,小掏怡情,大掏伤身

      耳屎并非一无是处,但并非一无是处。 它在医学上有一个文艺的称呼——耵聍,是外耳道皮肤耵聍腺分泌出来的一种正常分泌物与灰尘、皮屑混合而形成的。 毫不夸张地说,耳屎是耳朵的天然保护伞。

      01 抵抗细菌、病毒感染。 耳屎富含油脂,在耳道皮肤表面形成一层酸性膜,赋予外耳道抵抗细菌、病毒侵害的作用。

      02 阻挡外物入侵。 耳屎的黏性能黏住由外界吹进来的尘埃颗粒、昆虫,挡住水滴进入耳道内部,避免耳朵被感染而引发外耳道炎、中耳炎等。

      03 保护鼓膜。 耳屎对传入的声波能起到过滤和缓冲的作用,使鼓膜不致被强声所震伤。

      由此可见,耳屎并不是必须清扫出去的垃圾,反而是有功之臣,它一直默默地保护着耳朵。 悄悄告诉你,古时候,人们还会把耳屎作为润唇膏或者治疗刺伤的药膏哦。

相关新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