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专业采耳】-刮痧不出痧,是劲用小了么?

        在中医理论中,经络通过与脏腑连通将气血输送到四肢百骸,为我们的身体输送营养和能量。 而刮痧的过程中,这些途径都会或多或少接受刺激,促进气血的运行,可以说是一种很好的保健养生方式。 但有些人却在刮痧之后难以见到经典的“出痧”现象?这又是为什么呢?我们要如何处理呢? 痧究竟是什么?

【专业采耳】-刮痧不出痧,是劲用小了么?

        中医把痧看作是气血充足的一种表现,实际上如果您不了解中医,也可以淡出理解为皮下毛细血管的少量出血。 治疗中我们通过出痧,刺激身体阳气的运行(西医在这里则是血管自我修复,清除体内滞留的代谢产物)。因此如果出现适量的痧,完全没必要大惊小怪。

         刮痧在理论上可以帮助人体防御外邪:人体卫外之气居于肌表,可以看作免疫力的抽象物质化。 但由于一些因素的影响,外邪很可能透表达里,诱发疾病。及时刮痧则可以强卫气,帮助身体摆脱疾病的困扰。 因此无论是疾病形成或是初具规模,都可以通过刮痧的办法激发身体阳气,减轻健康的损失。

         为何刮不出痧? 刮痧常识,刮不出痧或为气血虚原因。 中医专家解释说,不出痧不是因为刮的力量不够,而是体质偏虚,气血不够充盛,顶不出痧来。 刮痧、放血都比较适于治疗实性体质的人和实性的疾病,比如嗓子疼、扁桃体发炎化脓等。

         刮出的痧、放出的血,其实是自己的气血宣透了出来,随着宣透把病邪带了出来。 何况刮痧要保证双向的力度。也就是说既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,否则就会没效果或是伤害身体。 还有一种情况,就是皮下脂肪太多缓冲效果太好,动作无法激发阳气(毛细血管外面油太多),因此导致“出痧不能”。

相关新闻